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热点>

流散百年!清代临洮府文庙珍贵文物回归故里

2022-09-20 15:15:51        来源:奔流新闻

9月18日,一组甘肃临洮清代铜质錾工临洮府文庙祭器,在流散百余年后终于回归故里。 

8月7日,一组来自甘肃临洮的清代乾隆年间铜质錾工临洮府文庙祭器在台湾拍卖。西北文史研究者袁鹏在得知消息后,马上联系到临洮的郑信和郑霄龙父子。经商议后,父子俩慨然出资竞拍。

临洮古称狄道,也是临洮府治所,所以临洮文庙有府、县之分。临洮文庙距今697年,数遭兵燹,历经修复。这组清代临洮府文庙祭器文物共五件,总重13.6kg,内含簠、笾和豆各一件、铏两件,皆铜质铸造,质材坚实缜密,色泽沉稳,葆光含蓄。簠为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方形器具,口外侈,腹下饱满,两侧安狮首耳,器体上下对称,底承矩形外撇足。笾和豆,两者形似相当,为盛装果脯的两种礼器。铏乃用来盛菜和羹的器皿,形如小鼎,器身两侧安狮首耳,底承三足,铏尺寸约18cm ×18cm×17.2 cm。

据袁鹏介绍,这是首次发现的关于临洮文庙珍贵文物。五件祭器做工十分精美,工艺谙熟精良,造型端庄和谐,简素利落,器身皆施錾工,浅刻纹饰满布围绕,流淌着清穆庄严之风,韵息古雅隽永,对于研究西北文庙的发展演变和临洮文庙历史等具有重要价值。

根据铭文可知,五件祭器是乾隆二年临洮知府宋安仁献置。至于如何从临洮流散到台湾,尚不得知。宣统《狄道州续志》卷五《文庙祭器》载:“祭器乐器因遭兵燹尚未置”,袁鹏和郑霄龙据此判断,距今也有150余年。 

出资竞买清代临洮府文庙祭器的郑信和郑霄龙父子出身于陇上望族,世代书香。祖上郑廷兰先生,字芳若,号芷轩,少时为附生、诸生,青年从军,先后参与平定第一次河湟之乱和西征新疆的战役,经左宗棠保举并奉上谕“加保留用陕西补用县丞,并授五品顶戴”。

郑信老先生196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怀着使命责任,竭力搜寻各类历史文物,撰写相关文史专著,为发掘地方历史文化做出了贡献。其子郑霄龙也受家传影响,接力参与守护传统文化。父子二人表示,如果有可能,国庆期间将在临洮展出这几件文物,让大家一同感受临洮历史文化的魅力。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张鹏翔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