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点赞甘肃>

祁连山国家公园:大美青山 破茧成蝶

2022-09-06 10:14:44        来源:新甘肃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巍巍祁连,绵延千里。秋日里,远山雪峰浩渺,五彩斑斓的林间流水潺潺,呈现出一幅美妙的自然风光。

经过几年的治理和保护,一度被过度放牧、过度开采破坏的祁连山,又回到了原本该有的样子。

秋日祁连。图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曹浩源提供

几年间,甘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抓祁连山生态整治,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

为了守牢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甘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不断强化监管责任,持续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向纵深推进。

宁舍金山,不负青山,一切破坏祁连山生态环境的行为全部叫停。2017年以来,仅张掖市就全部关停了保护区内的117个矿点,并完成458处矿点生态恢复治理。

大大小小数百矿业权关停退出,对经济基础薄弱的甘肃来说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全省各级自然资源、林草、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上下齐心,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确保退出工作顺利开展。

在各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保护区内矿点关停退出治理,群众易地移民搬迁,把绿色留给了祁连山。截至目前,祁连山346个生态环境问题已全面完成整治任务。祁连山生态保护,这项惠及子孙后代的伟大工作,终于由完成问题整改转为常态化长效保护监管。

2017年,随着甘肃省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甘肃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祁连山自然资源管护、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制度规范,祁连山甘肃段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全面提速升级。

祁连山深处。图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曹浩源提供

祁连山国家公园是全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其中甘肃片区3.44万平方公里,占公园总面积的68.5%。自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甘肃着力将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先行区、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示范区、生态系统修复的样板区。

48岁的马建成,是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寺大隆自然保护站柳树园资源管护站站长。1999年退伍后,他毅然选择继承父亲的事业,走入深山巡护山林。

从徒步巡山到无人机辅助巡护,20年间,马建成和他的同事们不仅见证了祁连山“三线五级”生态定位观测网络体系建成,也成为信息化规范管理的受益者。

巡山途中。图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兰东升提供

近两年,管护中心以“看得见、管得住”为目标,以林地“一张图”数据库为基础,从数据、应用、技术、终端等多个角度,持续完善和优化智慧祁连山大数据应用平台,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在资源管理、森林草原防火、生态监测、综合业务等方面的应用,全面提升保护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截至目前,全区森林草原防火视频监控塔有效监控面积达到60万公顷,基本覆盖了保护区的重点火险区域;纳入国家公园的135个资源管护站建设起监控专网,初步实现了区域内局、站、点、重要卡口、道路之间的互联互通、远程定位、远程可视化操控和远程监督监测。

护林员阿诚,出生在祁连山北边肃南县的祁丰乡,他的家人祖祖辈辈都在祁连山脚下的草原上以放牧为生。因为机缘巧合,他参与了一次雪豹调查,让这位土生土长的牧羊人从此迷上了野生动物和摄影,最终换上迷彩服,成为祁连山国家公园的一名巡护员。

“同样是在我熟悉的大山里,却肩负起不一样的使命。”阿诚说,守护绿水青山,寻觅雪山精灵,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丰富、更有意义。

祁连山海。图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曹浩源提供

随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祁连山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超过1000只的岩羊种群、超过200只的白唇鹿种群、神秘的雪豹踪影频频被发现,一个冰川雪山、林草茂密、鹿鸣豹跃的祁连山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数据显示,如今保护区内植被指数增幅10.88%,植被覆盖度增幅7.81%,植被生产力增幅14.8%,不同种群野生动物数量较2014年提高15%至20%,有了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先行先试的样板,甘肃进一步统筹抓好生态修复治理,积极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2021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与四川、陕西共同编制完成了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对原有制度规划进行优化完善。

今年4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函复甘、川两省政府,拟同意两省共同开展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

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目前,甘肃成为同时推进3个国家公园建设的省份,并先行出台《甘肃省国家公园管理办法(暂行)》,为全面推进国家公园各项工作开展打下基础。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更好地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维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甘肃将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绿色画卷。图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杨光提供

【记者手记】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家园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甘肃上下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和治理,全面落实林长制,扎实做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和重点生态项目建设,自然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生态保护科技支撑不断增强,用实际行动担当起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责任担当。

如今,天蓝了,山青了,水绿了。野生动物频频“出镜”,生态“红利”逐渐释放,让甘肃保护生态环境的信心更加坚定。

道虽长,行则将至。让我们携手同心,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把甘肃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