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天天向上>

上观新闻丨叶舟长篇《凉州十八拍》新书分享会在京举行,植入“马踏飞燕”创作出恢宏故事

2023-02-28 16:54:20        来源:上观新闻

叶舟是甘肃作协主席,其《敦煌本纪》获茅盾文学奖提名奖,《凉州十八拍》入选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首批项目。

广为人知的“马踏飞燕”青铜器,出现在知名作家叶舟的长篇新作中。不过,小说故事里的“马踏飞燕”更为传奇,共有7尊,以最大一尊为原点所展开的宏大故事,构成一部拍案叫绝的《凉州十八拍》。

26日,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和三联韬奋书店共同主办的“为河西走廊立传 赓续民族精神——叶舟长篇小说《凉州十八拍》新书分享会”举行。

聚焦河西文化历史人物的巨作

《凉州十八拍》由浙江文艺出版社于2022年12月正式出版,上市后反响热烈,深受读者喜爱,一个月不到即已加印。2022年7月,《凉州十八拍》入选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首批项目。该书英文版近日签订了版权输出合作协议。

《凉州十八拍》是鲁迅文学奖得主、甘肃省作协主席叶舟继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的长篇巨作《敦煌本纪》之后,创作的又一部聚焦河西走廊历史文化的史诗性长篇小说,也是叶舟长期行走勘探河西大地、悉心开展文化考察的最新成果,更是一部力图书写河西走廊心灵史、贸易史和军事史的皇皇巨著。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十八章,总计134万字。故事整体时间跨越晚清、民国将近40年,出场人物达百余人,并将鸠摩罗什、萨迦班智达和马踏飞燕(小说中称为铜奔马)与祁连山、绿洲及广阔的民间社会熔为一炉,呈现出了一幅幅可信、可爱、可敬的风俗画卷。小说技法娴熟,贯通中外古今;叙事过程草蛇灰线、重峦叠嶂;人物形象热烈饱满,场面描写恢弘辽阔,可谓纵横历史、气势雄浑、荡气回肠、包罗万象。

施战军发言。

分享会上,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李洱,评论家、诗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庆祥谈了他们的读书体会。

当代文学中的一部杰出作品

施战军认为,叶舟是60后作家中的一个代表,这些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正处在不断被经典化的路上,其写作非常有自觉性,对于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非常清楚,而且有担当感。他表示,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走过七十多年历程,当前一批前沿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包括叶舟和《凉州十八拍》,在审美上、在把握性上和所取得成就方面都令人可信和欣慰,如果与当今世界优秀作家进行对等交流,可以说毫不逊色。

李洱发言。

李洱说,“读这样的作品,就像喝蜜,喝的是荆花蜜;读这样的作品,你会流泪,泪会砸向尘世;读这样的作品,叶舟会让你热爱,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赤子。”他认为,优秀的长篇小说里边要包含三种经验:历史经验、个体经验、自然经验。“叶舟本人的经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禀赋和作为小说家编故事的才能,以及他对各种历史、自然信息的吸收,尤其是在西部,像敦煌这种地方的自然和历史、经文和经典本身的融汇,如此叶舟就有一种便利,能够把这些东西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所以会形成《凉州十八拍》这部杰出作品。”

杨庆祥发言。

杨庆祥表示,叶舟的作品虽然源自西部,但远远超越了西部,也超越了单一汉语的想象和疆界。从《凉州十八拍》内含的信息量和复杂性来看,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维度,不仅摆脱了单一的文学建构和想象维度,还指向一个更开阔、更辽阔的文化和历史维度。长篇小说如果仅仅讲一个故事或者传奇人生是不够的,一定是民族文化或者民族心灵结构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够真正流传下来。他说:“叶舟有一首诗《词典》,他的《凉州十八拍》和《敦煌本纪》就是两部像词典一样的大书。”

一“河”多源,一体多面,诗史融通

施战军说,《凉州十八拍》写的是一个非常具有分量、重量的题材。叶舟驾驭这个题材的各种方式就像一架沉重的历史战车在往前走。这部长篇小说具有几个特点。

首先是一“河”多源的文化力量。这个“河”就是河西走廊,这里不光有地理的、自然的这些决定性因素,在文化力量和历史力量方面,其汇聚性是非常强的。从《凉州十八拍》中可以看出,那些古老的、远古的文化和我们对天地的定义,那些对异质性文化的吸纳消化过程,还有那种在克服自身的悲喜命运后、把自身命运跟多数人命运衔接的力量,这都属于这种文化力量和历史力量。

第二是一体多面的人物把握。作品的主题和分题、主线和分支,尤其是面对历史的、生存的残酷性,与人所应该拥有的爱、正义、忠诚等等之间的矛盾关系,在小说里得到非常艺术化的处理,所塑造的主要人物都有在现实问题面前的挣扎,但从大线、长线、大爱、大义看,又令我们敬畏。

第三是才学合体的叙事把握。小说会让人感到时刻都有一种风声,这个风声类似于苍莽边塞的呼号。又会让人感觉有很多轻盈而不虚飘的东西,既飞天又扎地,在天上观照大地,在大地又好像随时可以去天上翱翔。

施战军表示,《凉州十八拍》像一部诗史融通的百科全书。叶舟非常自觉、非常自然地运用了《胡笳十八拍》的长歌体式,居于西部却做了天下长旅,我们读到的是具体的故事,甚至常常是人在绝境之中、幽黯之中的故事。回头会发现,这是一部将“经书的神圣”和“说书的神奇”融合得极好的作品,有一种各自跌宕的命运和大故事的平衡感。小说提到的“马踏飞燕”,其实是家国之象,叶舟通过小说的方式非常艺术化地把它展现出来,其文学史意义就在于把家国之象做成了艺术。

他还用流传千年的《赵氏孤儿》,称赞《凉州十八拍》像一部中华民族的义勇之书。“书里有好几重的孤儿,背后是大家的孤勇,孤勇的人团结在一起就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李洱说,如果要用一个文学表达形式来形容的话,叶舟的《凉州十八拍》就是骚体。“《胡笳十八拍》写忠义、悲凉、博大,就像庄子说的‘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是那样一种磅礴的景象。书中对酷烈大地上奔走的忠义之士的描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确实是罕见的。在《凉州十八拍》中,从晚清到民国,凡40年间的风土、器物、人物,在他的哺育、浇灌、笼罩下,浑然一体。”

李洱表示,《凉州十八拍》还是部静谧的小说,有一种月光之下大江奔流的静谧之感。最后,忠义呈现为一种中国人精神的写照,给人一种安静、平安、喜乐以及普降人间的沉稳静谧之感。伟大精神一定是静谧的。

杨庆祥从小说情节设置的特定和历史背景出发,谈到小说人物身上所具备的一种“原生命”状态。他说,叶舟笔下的顾山农、徐惊白是被丢失、被文明重负击垮、被遗忘的中国人的形象,他们的身上有着中国人的元气和原生命。真正中国人的原生命就是顾山农、徐惊白这样的生命,他们内向、隐忍、孤勇,能够以一己之力反抗社会的不公、不平。“我们的历史就是在不断救孤,不断的孤勇里获得新生。所以,叶舟的小说提供了中国人生命的救赎图景,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续写绵延不绝的民族精神

生于甘肃、长于甘肃的作家叶舟,对河西走廊始终怀有深切、热忱的情感和自豪感。他曾表示:“河西走廊是我的文学故乡,我的长篇小说《敦煌本纪》和《凉州十八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是光荣,更是使命。”

叶舟说,自己历时4年写就《凉州十八拍》,面对世事的纷繁,创作初心始终未变。“西北之于中国不仅是地理上的纵深,更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纵深,这里有着民族原初的品质和最初的精神气质。我想通过小说的形式,讲述一个人的少年,一个国家的少年,甚至一个民族的少年。人类的文明与交流犹如我窗外流淌的黄河,不应该是停滞的、僵死的、断流的,而应该是一路欢歌、澎湃向前,拥抱远方的大海。鉴于这样的认知,我一直觉得自己的书写是在努力擦亮被灰尘覆盖的过往,寻找西北腹地的精气神,问询少年中国的那一条光荣来路。”

他提到小说中的一个词“续命”。书中的主人公叫徐惊白,本来姓“续”,他还是婴儿被交接时,被听成姓“徐”。来自北疆的人说话口齿不清,就说他姓“续”,是“续命的续、续香火的续”。叶舟说:“我们这个文明的初始,其实就是从那些时段里一寸寸地续命续下来的。我们都是这个文化、这个文明的儿子,所以我们也有一种反哺的情感存在。我想每一个当今处在进行时的写作者,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为我们这种文明和文化在续命。”

《凉州十八拍》的三条故事脉络

第一条故事线是承平堡堡主顾山农守卫铜奔马的秘密。承平堡原为五凉书院,是百姓捐建的乡学,由凉州德高望重的权爱棠主理。顾山农是权家上门女婿,他在权爱棠过世后将承平堡改头换面,建起贸易保价局,为河西一线的商贩骆队保驾护航。顾山农的声望也随着承平堡生意的兴旺,盛极一时。殊不知,顾山农真正承担的是权爱棠交付的重托:在承平堡妥善保存河西走廊圣物“铜奔马”,不被用心险恶的各方势力所掠夺。铜奔马即“马踏飞燕”,但在小说中更具传奇色彩,共有七尊,分别埋藏于河西地区七处地下,护佑着黎民百姓的生计。承平堡所藏这尊是北疆最大贩马集团续门交托给权爱棠的,为众马的魂魄所系,可以号令天下,续门因此招来灭门之祸。而接手这件对民生与战局关系重大信物的顾山农,则不得不忍辱负重保守秘密,他不惜装疯卖傻、谎话连篇,被众人唾弃,被亲人误解……

第二条故事线围绕权爱棠的义子徐惊白的成长展开。徐惊白,本姓“续”,是北疆贩马集团续门的遗孤。续门被灭门时,襁褓中的惊白被匆忙送至福音堂,修女错听他的姓氏为“徐”,后来他被辗转寄养于权家。徐惊白得到姐姐权达云和姐夫顾山农的悉心照料,在乡学跟随正直刚毅的尹先生读书。年少时的惊白如“混世魔王”一般,和玩伴游历北疆,频频闯祸,却也得到历练,逐渐成长为一个勇毅少年。徐惊白替顾山农接下“扶柩南下”的重任,也揭开了小说中另一桩隐秘阴谋:一位掌握了重要机密的上海报人张观察被军部谋杀于凉州,军部要将张观察的灵柩运回上海,实际上却在灵柩中藏匿了成吨鸦片,欲用鸦片贸易所获巨资来继续战争。

第三条线索是河西走廊一带重要的历史人物和边地传说。叶舟用现代主义的方式将鸠摩罗什、罗什塔、萨班渠、左公柳等人亦真亦幻地融入小说主线中,尤其是“不灰之舌”,鸠摩罗什圆寂后的舌舍利,成为了小说主人公顾山农忍辱负重的一个象征。这种叙事设计不但为这部小说增添了文学趣味,更体现出凉州的历史纵深感。

除主线情节之外,《凉州十八拍》枝繁叶茂,许多支线故事也可独立成篇。(文内照片均樊江洪摄)


来源丨上观新闻 (作者 樊江洪)(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