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天天向上>

【奔流·闲谭】大秦的回声

2024-04-04 15:44:56        来源:奔流新闻

3月22日,传来喜讯,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甘肃考古成果第七次入选,对甘肃考古界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可喜可贺。

4月1日,我作为奔流新闻实习生,随记者采访了四角坪遗址项目相关负责人,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侯红伟老师,侯老师神采飞扬、侃侃而谈,给我们生动有趣地介绍了四角坪遗址的发现、勘探、发掘等一系列过程,以及这个对中国祭祀建筑完整链条和中国古代早期祭祀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发现所带给他的震撼。昔秦始皇一统六国,在秦人故土建造了如此恢宏壮大的建筑,直到近年才被我们后人逐渐揭开面纱,实在令人感慨。

时近清明,说来也巧,天气忽而转凉,没有了前两日仲春突来的那股暖和劲,似乎又遵守了约定,岁岁年年,给人们带来一份独属清明的忧愁哀思。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清明既是节气,又是中国自古以来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慎终追远,虔诚地祭祀祖先、前辈,向内求得心神安宁,向外求得盛世太平。那么中国人为什么这么重视祭祖呢?

因为华夏民族永远不会忘本。

何谓祖宗?祖,始庙也;宗,尊祖庙也。血缘的纽带永远是一股无形的力量,让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让我们有了将向哪里去的动力。祖宗,是我们的起源,是根本,祭祖就是反哺本源,顺着那股不断的、坚实的纽带,我们才能一直发展下去。

时至今日,在四角坪遗址,正是我们找到的印证。

时光回溯两千多年,公元前220年,是年,始皇嬴政已经横扫六合,统一全国。面对新生的帝国,嬴政忧喜交加,可喜的是,自己功追三皇五帝,统一六国,并且全方面开创了上千年来未有的新体制,给一个完整的华夏民族赋予了新的国家概念;忧思的是,帝国新立,还有很多方面依然不够完善,六国旧势力也暗流涌动,伺机复国,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百越也依然对帝国的边防造成威胁。

嬴政一生好信奉鬼神,多次东巡至各名山大川,虔诚地祈福于神明,求得帝国的万代延续,求得自身的长生不老。但是这次出巡的目的地,嬴政的目光坚定地向西,充满了坚毅与渴望。那是最让他心安,能让他汲取力量的地方,那是他需要给祖先一个交代的地方。这里不用祭祀他地之神明,先辈们的意志,在此熠熠生辉,嬴政要做的是,把自己的心与其相连,告慰之,怀念之。

那,正是家的方向!

秦始皇一路向西,经北地郡、陇西郡,即今天的天水、礼县一带。六百多年前,秦人正是被周王分封于此偏远之地,然而秦人不甘自居边陲,开始了一步步的图霸之路。时至嬴政,历经三十多代,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然而这条路走得并不顺利,一路坎坷而来,筚路蓝缕,嬴政自知与先辈在其中的各种滋味。

那是庄公驱逐犬戎的勇气,穆公称霸西戎的魄力,那是哀公卑躬屈膝的无奈,孝公坚持变法的决毅,那更是惠文王连横诸侯的深谋远虑,昭襄王东征西讨的武功军威,那更是到如今自己千古一帝开拓进取的独领风骚。这其中,不正是先辈们在冥冥之中给予他的精神力量吗?

彼时彼景,秦始皇站在四格子山山顶,面前是威武雄壮的祭祀大殿,身后是秀美壮观的万里河山,可谓是高光时刻。

两千多年过去了,四格子山依然矗立,清明也依然是那个让人思绪萦绕、徐徐“断魂”的时节。可是秦帝国和那依举国之力建造的祭祀大殿早已随风散去,只留下斑驳遗迹,嬴政在史书中更是毁誉参半,但是那一份追随祖先、锲而不舍的意志却没有被否定。它正留存在那令人叹为观止的断壁残垣中,等待着我们慢慢去发掘,去探寻……

如今我们发掘的不仅是四角坪建筑遗址,更是我们华夏民族千百年来不忘根、不舍本,循着前人步伐不断进取创新的精神遗存。

文丨奔流新闻实习生吕仁卓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电话:19530461646   

微信:BL19530461646  

拍客:710060272@qq.com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