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丝路新韵>

【奔流文化·寻陇】甘肃泾川水泉寺村,潜藏着阮姓起源的秘密

2022-08-09 09:25:43        来源:奔流新闻

阮的本义是高山间的通道,这个意思是从“阜”字继承发展来的。在汉字中,左耳刀就由阜”变形而来(如陵、阴、阳等等),阜的本义就是小山间的通道或者是小山。阮,从阜从元,“元”有高大的意思,所以“阮”就变成了高山间的通道。

史料记载,阮姓源于商周诸侯国之阮国,阮国疆域大致在今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东北,后被周文王所灭,国人便以阮为姓继续生活在当地。后来西戎东进,阮氏族人被迫离乡,迁至今河南省尉氏县陈留,魏晋时阮姓成为望族,涌现出阮瑀、阮籍等文学大家。“五胡乱华”时期,阮氏族人被迫南下。直至今日,除中国外,阮氏族人已广布于今美国、日本及越南等东南亚各国。

《水浒传》里,阮氏三兄弟性格豪爽、侠肝义胆,驾舟踏浪,水上功夫了得。

三国时期,“竹林七贤”的核心人物阮籍,在游历楚汉战争古战场时,曾经说了一句极为霸气的话:“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阮籍的侄子——七贤之一的阮咸,善于弹奏一种来自西域、名曰“琴琵琶”的乐器。这种乐器自他之后,被称为“阮咸”,简称为阮。

在中国的邻国越南,阮姓被尊为国姓,在人口中占大多数。

那么,阮姓是如何起源的呢?

这个秘密就藏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的一个叫水泉寺的小村庄里。

水泉寺村的得名,多应与一座同名寺院——水泉禅寺有关。

水泉禅寺的大体位置在泾川县城边的兼山(五龙山)山麓(亦即曾经的城关中学所在地),因寺内有山泉喷涌而得名,且在史书里留有赫赫声名——宋真宗赵恒、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广孝皇帝铁穆耳、明宪宗皇帝朱见深,都为水泉禅寺留下敕赐。

说到水泉禅寺,便要说到泾州古城的历史上的一次洪灾。

这座古城建自商周,兴盛于隋唐,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因当年雨量创历史最高,泾河与上游朱家涧水潭水量亦创历史最高,一夜之间淹没城池,古城内的建筑物自此大多毁弃,唯一留下的完整建筑物便是水泉禅寺,由于寺院从地面以岩石砌筑起4米至8米多高的台基,台基之上建寺,故水泉禅寺逃过了明代洪水之劫。随着岁月的流变,水泉禅寺所在地不复兴盛,渐渐成了村庄,村名水泉寺沿用至今。

究竟,水泉禅寺与阮姓起源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在如今的水泉寺村附近,有一个小方国,名为“共”。

以前泾川县城的城关中学篮球场的地下,便是昔日的“共池”遗址所在地。

“共池”遗址的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商朝末年,当时的泾水流域出现过好几个氏族小国,其中有共国(今泾川)、皋陶的后裔所建的阮国(今泾川)、彭国(今庆阳)、密须国(今灵台)等。以密须国最强,修建了密须城(故城在今灵台县百里镇)。

在《诗经·大雅·皇矣》有这样的诗句:“密人不恭,取拒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

这首诗描写的是周文王伐密须国的一段史实:

在周文王晚年时,他做了一系列伐商的战略准备,开始对周附近的许多商的封国攻灭或收并,唯有西北边的密须国不服。

当时的共国为了讨好姬昌,准备了一份厚礼,专程派使者护送。途经密须时,密须王不仅抢夺了贡品,还派兵攻打共国。同时,密须王为了筹备争霸的战略资源,又出兵侵夺阮国的土地和人口。阮国和共国的国君非常害怕,向姬昌求救。姬昌恼将起来,便带兵去阻住密须国的兵队,不久灭了密须国。

但阮国并没有幸存多久,后来被周文王吞并,阮国子孙为缅怀故国,纷纷以国为姓,中国各地阮氏人家的起源就在那里,后繁衍分布到全国各地。

阮陵是阮国遗存的古迹,其大概位置就在水泉寺村方圆5公里内的地方,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这一带地方通称为阮陵。如今的泾河北岸还有以阮陵命名的阮陵渠、阮陵书院。

那么,阮陵现在仅仅是水泉村附近一带地形的统称吗?

沿着一条山路上五龙山,一探究竟。二十分钟左右,在一片茂密的松柏林里,有一座隆起的封土,其前面立有一通石碑,上书“阮陵”二字。

孔子曾认为在商周之前,人们只筑墓而不起坟,但一个四处流浪的人,不可以不为父母起坟作为标记。是不是阮姓的后人也是便于祭祀、悼念祖先,就在这里培土垒坟作为标志呢?而阮姓也从泾川水泉寺村(阮陵乡)历周代至秦,开花散叶,逐渐向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地播迁。

阮氏最早在史书上留有名字的是春秋时鲁国人阮氏,始皇时秦人阮翁仲。

在汉末三国魏晋时,繁衍于陈留郡(今河南省尉氏县陈留)的阮姓成为望族,一时名人辈出,声誉显赫,如阮咸、阮籍。在永嘉之乱时,有阮姓部分族人从陈留郡避乱南迁,到达今江苏南京,另有一支阮姓远徙于广西合浦。南北朝时避乱江浙等地之阮姓依旧名人辈出,高官不断。此间,阮姓因仕宦、避乱、升迁、谋生等原因逐渐在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落籍,并有阮姓进入今天越南境内。

隋一统天下后,北方也趋于安定,陆续有先前南朝的阮姓回迁北方,而为谱牒学家认可的阮姓入闽时期始于唐朝,唐末五代时已有阮姓入居四川、广东。

北宋时居于闽县(今福建福州)的一支阮姓北徙吴县(今江苏苏州),南宋时此支阮氏出了阮姓历史上唯一的状元——阮登炳。

明初,山西阮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等地。明中叶后,有阮姓族人渡海到台湾定居。

清康乾后,又有山东之阮姓闯关东到东北三省。这样,阮姓就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尤以浙江、福建、山东、湖北等省为多,直至今日,阮氏族人在海外已广布于今美国、日本及越南等东南亚各国。

有阮氏宗亲用一首诗回顾了阮姓的来龙去脉,可谓意味深长:

得姓皋陶始称阮,国已沧桑成云烟。

泾土泽陂裔苗盛,不堪回首祖陵殚。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雷媛 刘小雷

图丨泾川县委宣传部供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