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丝路新韵>

【奔流文化·器物】釉里红高足杯 那一抹纯正红,是中国人都懂的美!

2022-08-09 15:02:33        来源:奔流新闻

釉里红高足杯

元,甘肃漳县汪氏墓群21号墓出土,高8.7厘米,口径8.9厘米,足直径3.6厘米。杯为碗形,高空心足,小细下阔。杯外壁涂抹铜红料,外罩透明釉,在高温还原中烧成鲜红色。外口沿有一磕伤点,伤点下有一竖裂纹,长2厘米。外壁有小缩细点3个。

(一)

色彩艳丽纯正。珍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这只釉里红高足杯,堪称元代釉里红的代表作。

虽说釉里红是陶瓷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创烧于元代,但元代釉里红的烧造仍处于初级阶段,直到元代晚期、明洪武以后,釉里红才形成风格,至清朝康熙、雍正时期,才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因铜红原料在烧成过程中极不稳定,在元代釉里红瓷器中,鲜有鲜红艳丽的色调。故宫所藏一件元釉里红内外绘画缠枝牡丹、菊花纹大碗,釉色鲜红,堪称难得的杰作。据考证,元代至今的釉里红瓷器传世不足百件。

中国人尚红。几千年来,那氤氲着秦汉气息、延续着唐宋遗风的色彩,也是龙的传人生生不息的文化图腾。矾红、胭脂水、珊瑚红、霁红、钧红、豇豆红……历代能工巧匠不断探索,只为那孜孜以求的一抹红。然在瓷器上烧制红色釉,有“千窑一宝,十窑九不成”之说,因此每一种红釉的问世,都是智慧与美貌并存,是科技与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釉里红与青花瓷同属釉下彩,然而青花瓷广为人知,釉里红则因历代出土少,养在深闺人未识。

《景德镇陶录》中有关釉里红的记载:“釉里红,窑彩也,千窑一宝”。釉里红被誉为瓷中贵族。

(二)

釉里红被誉为瓷中贵族是有原因的。

我们所看到的红色,是以铜为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瓷器烧造时需要一种环境,专业术语叫“气氛”,瓷器都是在某种气氛中烧成的。一般来说气氛就是两种:一种是氧化,一种是还原。简单来说,就是炉子开着火门,有充分的氧气进去,就叫氧化气氛,而关着窑门,闷着火,就称为还原气氛。釉里红简单说它是闷着火烧成的。温度稍高或稍低,立刻就会失败,颜色变黑或成浅红,很难达到预期的一抹艳红。在当今,控制窑温并非难事,但在釉里红创烧的元代,没有任何温度计的助力下,仅凭窑工肉眼判断温差,那是相当困难的事。

或许每一件稀世陶瓷的问世,都与窑工锲而不舍的精神有关。釉里红陶瓷的创造发明,源于一个偶然的巧合。

传说元代景德镇,有个姓赵的窑工,对烧瓷情有独钟,有一手好本事,又肯钻研,大家都称他“赵全能”。穷苦的赵全能为了发明创造,险些卖掉自己女儿,就在举债搞发明的最后关头,两枚铜钱救了他们一家。两枚铜钱无意中掉进瓷窑,令赵全能恍然大悟,原来,“铜”可以作为画瓷的颜料。釉里红的成功问世,与同时期的元青花相互媲美,后世又有了青花釉里红结合的创造发明。

一个传说,姑且听之。然而从故事可见,釉里红在当时的烧造遇到重重阻碍,生产成本之高,废品率之高可以想见。所以,物以稀为贵,传世品稀有,就让釉里红瓷器显得更加身份高贵。

(三)

高足杯在元代极为盛行。

据说与蒙古人的生活习俗有关。陶瓷专家张浦生先生称:“高足杯适用于蒙人善骑喜饮的习俗,最初为马上饮酒而制(所以高足杯又称马上杯),后来也称靶杯,可以摆放果实。”高足杯大量出现,是随着蒙古族入主中原开始的,最初作为蒙古人的饮酒器具,成为元瓷中的特色典型。元瓷无论从造型还是装饰,更多地融入了草原民族的独特风格,都体现出蒙汉文化不断的渗透与融合。

据专家考证,藏于甘肃博物馆的这件釉里红高足杯应是元代晚期烧造而成。它的把柄很有特点,杯柄的足端转折外撇半部分下降至柄底部,两道竹节饰非常隐蔽,几乎很难引起人们注意,除非上手才能感觉到竹节饰的存在。

这件釉里红高足杯无论是色泽还是整器的精致程度,都可谓十分罕见。

(四)

如此罕见的釉里红高足杯缘何出自汪氏家族墓的陪葬呢?

漳县汪世显家族墓地约建于蒙古乃马真后癸卯年(1243),止于明万历丙辰年(1616),历经14代,计三百七十余载。葬有元代开国功勋陇右王汪世显及其子孙200余人,陇右汪氏家族自唐宋以来“袭越国公十二世”,一家“为官者一百八十余人”,著名的有“三王十国公”,3位驸马,文官中三品以上15人,翰林学士12人,武官16 人,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出土如国宝玻璃莲花托盏、宋代官窑粉青釉葵口长颈多棱瓶、定窑白釉刻花折腹洗等国内少见的文物精品,成为研究元明历史时期西北民风民俗的珍贵史料。

从出土的文物可见,汪氏家族地位显赫,族人极好收集经书古玩,曾建“万卷楼”,收藏图书、琴、剑、砚、珍玩,皆稀世珍宝,那么这件釉里红高足杯无论是君王赏赐,抑或是公主陪嫁,最终流转于汪氏贵族之手,不可谓物归其所。


文丨 奔流新闻记者 荆雯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