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市民生活>

兰大携手中国农科院科研团队揭秘:白牦牛不是“神牛”!

2023-09-20 22:03:07        来源:奔流新闻

9月20日,记者从兰州大学了解到,该校生态学院刘建全教授团队与中国农科院兰州牧药所阎萍研究员等课题组合作的一项最新研究,共同揭示了家养牦牛广泛遗传渗入导致的表型变异,这也颠覆了当地牧民普遍认为“白色牦牛是‘神牛’”的叙述。

青藏高原牦牛和黄牛的进化过程总结。

通过近30年多次到青藏高原牧区及无人区进行科学考察,刘建全课题组、阎萍等课题组通力合作,完成了家养牦牛所有品种的采样,并对自然死亡野牦牛进行了材料收集,提取了20余头野牦牛完整的DNA。同时,在多年的国际合作中,对分布于青藏高原之外的欧洲野牛和美洲野牛进行了材料收集,基因组测序和重测序等,对如何获得更多的环境适应性和驯化关键基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家牦牛与黄牛的基因流检测。

为了验证这些结构变异的遗传渗入如何影响表型变异,还进行了染色质互作分析、基因表达和生化实验,所有结果都证实,种间杂交渗入导致的遗传结构等位变异引发了这些表型变化。也就是说,人类将花黄牛引入到青藏高原,在共同放牧家养牦牛和黄牛过程中,主动被动的种间杂交导致了花牦牛的出现,花牦牛再通过自然突变产生了白牦牛。当地牧民普遍认为,白色牦牛是“神牛”,花牦牛是白牦牛与黑牦牛之间杂交的结果。科研团队的这些发现,完全颠覆了当地牧民对白牦牛和花牦牛来源的叙述。

刘建全教授表示,物种之间的杂交渗入在培育满足人类需求的家养牦牛和黄牛各类表型变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牦牛和黄牛在青藏高原上构成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复杂进化系统,涵盖了三个重要的进化驱动因素:环境适应性选择、驯化人工选择和物种间的杂交渗入,这项研究创造性对它们进行了区分,从而为鉴定重要表型变异的遗传基础奠定了基础;三个进化过程实际上也贯穿了其他家养动植物重要表型的进化变异,将来仍值得对它们进行有效区分、用以鉴定相关表型的重要遗传基础和基因资源;在当今基因编辑和转基因高技术育种时代,种间远缘杂交仍应该作为培育满足气候变化和人类需求新品种,甚至新物种的重要手段。

9月19日,世界著名期刊《Nature》旗下的《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结果。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武永明

图丨兰州大学


  • 相关新闻